当年三星崛起成巨头靠的是什么?
2015-02-01 20:42:37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很少有人能够想到,1970年的三星,还只是日本三洋公司的一家代工厂,为三洋生产12 英寸的黑白电视,如今,三星仅在中国境内的代工厂就超过了200家。事实上,三星所获得的成就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领域,其在半导体、手机、液晶面板等多个业务领域内都进步神速。三星所取得的成就仅用文字不足以描绘,本书的两位作者还客观地列举了第三方的统计数据加以说明。
本书堪比制造业的教科书,三星正是两位作者所要分析的范例,他们从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三星进行了详细并深入的剖析。
三星之所以仅用短短几十年就赶超行业巨头,与它们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本书也对三星创新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他们(三星)正对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及研究人员的实际需要,在各地兴建大量的研发中心、研究院、实验室。这些研究机构通过不断吸引全球优秀的人才,最终形成了三星公司在新产品研发以及设计上令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三星的研发核心名为三星综合技术院(SAIT),该部门主要负责下属各分公司以及事业部的研发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根据本书搜集的数据,三星综合技术院的年预算额大约是2.62亿美元,并拥有各类研究人员近1000人,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都在从事三星十分倚重的半导体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还有十分之一是国外的研究人员。
除了三星综合技术院以外,三星还在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和旧金山,以及中国上海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它们如同三星的全球文化触角,将本地化的设计和生活潮流反馈到首尔总部,从而制造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和品位的本地化产品。书中用了这句话来说明这些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中心在三星的创新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另外,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IDS)和三星艺术与设计学院(SADI)同样也是三星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主要源泉之一。其中,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是在李健熙大力倡导下成立的,并且在两位来自美国的顶尖设计师的领导下,三星在产品设计方面抛弃了以往一味图利的思维,转为强调尊重设计的价值,基于此,三星的产品设计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三星艺术与设计学院则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三星成立该部门的原因,就是要对新员工加以改造,使其摆脱固有的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