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财经热点 > 骆市花园村 营山首个党支部诞生地

骆市花园村 营山首个党支部诞生地

骆市花园村 营山首个党支部诞生地
杨伯恺烈士故居
南充晚报记者 孙林 朱鸿伟 文/图
距营山县城15公里的骆市陵园,至今保存着杨伯恺烈士部分遗物。在5公里外的骆市镇花园村一组,便是烈士杨伯恺的故居。昨(3)日,记者探访了烈士故居及其后人,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烈士的故事。
故居藏在美丽村落里
花园村,这片孕育烈士生命的红土地,地处川东北丘陵地带,距营山县城20余公里,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它静谧地依偎于大山的怀抱中,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一座小桥、几户人家,山色郁郁葱葱,山峦起伏跌宕,山下坦荡如砥,大自然很慷慨地在这里铺垫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花园村也因此得名。
  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经过村委会,再穿过一片竹林,便在蓊郁葱茏的几棵大树掩映下,见到了灰砖、黑瓦,经历近百年风霜的烈士故居。
  守护着烈士故居的老人叫杨森烈,今年76岁,是杨伯恺二弟杨西源之子,他曾四次当选过营山县政协委员。
杨森烈回忆说,大伯杨伯恺在成都从事革命工作时,父亲杨西源每年到了粮食丰收的季节,都要徒步800里,将粮食挑到成都去支援大伯。
营山首个党支部诞生于此
据《营山县志》和骆市陵园现存史料记载:自1925年秋,营山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为了进一步领导和推动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受原中共重庆地委委派,回家乡开展工作的杨伯恺于1926年1月8日向中央起草了成立中共营山支部的报告。
  2月11日,中共营山支部在骆市镇杨家坝(今花园村)正式成立,直属中共重庆地委领导,由在重庆中法大学入党的郭经阶任支部书记(后脱党),党员有陈同生、杨绍槐等14人,于是,营山的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了。
烈士后人著书怀念
杨伯恺烈士的事迹在这个小村落家喻户晓,杨家的族人几乎人手有一本《永恒的怀念——缅怀杨伯恺烈士》的书籍。该书载有任白戈、沙汀等人的怀念文章。
  杨伯恺之女杨洁在回忆录中写道:“父亲在《华西日报》做主笔时,总是精力充沛地工作……每天晚上都要写稿到深夜,寒冷的冬日唯一的享受,便是在冬日的夜晚,叫我买回一点花生米,几块豆腐干,喝上几口花雕酒,完了继续写作……”
相关链接
  杨伯恺,原名杨洵,1892年出生于营山骆市乡。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在重庆参加创办中法大学,同年又任中共重庆地委教育委员会委员。后来任中共上海沪东文化支部书记。抗战后回川,从事统战工作。后任《华西日报》主笔。1944年参加民盟,任中央委员兼四川省支部宣传部长。1949年12月8日在成都就义。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