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房产证 老人想捐给博物馆
2014-06-09 15:24:06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62年前房产证 老人想捐给博物馆
新奇 它属新中国首批房产证
今年已93岁的李婆婆说,这张房产证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好姐妹王会清老人留给自己的,可惜老人已于二十几年前过世。
李婆婆将白色手帕一层层掀开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被叠得四四方方的纸,颜色泛黄,皆为竖排繁体字。抬头一行字是“川北区南充县土地房产所有证”,颁发日期为“公元一九五二年四月一日”。
记者仔细端详发现,这张所有权证上的土地、房屋登记情况全部由毛笔小楷撰写,62年过去了,字迹依然清晰。证上显示,房屋主人是“市郊区华凤乡(镇)第十一村居民王会清”,房屋坐落地址为“白土坝村”。
记者从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了解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颁发的一批房产证。该房产证上赫然写道:本户全家及本人所有土地共计可耕地20亩6分6厘,房产共计茅屋(瓦房)三间,地基6亩3分,均作为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特给此证。
心愿 希望能捐给博物馆
睹物思人,有着62年历史的房产证,现今已成为李婆婆对已故旧友的唯一念想。
“我跟王会清老人是同村人,从小便一起玩,1943年后俩姐妹便一起生活,相依为命……”李婆婆说,因各种原因,姐妹俩都孑身一人,这张房产证是二十几年前姐姐王会清卧在床榻上交给自己的,“当时姐姐拉着我的手说,妹子,也没啥好给你的,我走了以后,你就安心把这当成自己的家……”王会清老人指着窗前木柜上的铁匣子,会心的李婆婆便抱过来放在床头,王会清当即把房产证取了出来,颤巍巍地交到李婆婆手上。
到现在,这张房产证李婆婆已珍存了20多年,虽已花白头发、步履蹒跚,她偶尔会坐在院子里,把好姐妹留下的宝贝物件一次次翻看。
让李婆婆苦恼的是,因为自己没成家,膝下无儿无女,随着自己渐渐老去,她也担心自己几十年来完好保存的物件会遗失,“要是南充有博物馆就好了,这样可以捐出去,希望让更多人看见。”
罗天文/图 南充晚报记者 朱鸿伟/文
新奇 它属新中国首批房产证
今年已93岁的李婆婆说,这张房产证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好姐妹王会清老人留给自己的,可惜老人已于二十几年前过世。
李婆婆将白色手帕一层层掀开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被叠得四四方方的纸,颜色泛黄,皆为竖排繁体字。抬头一行字是“川北区南充县土地房产所有证”,颁发日期为“公元一九五二年四月一日”。
记者仔细端详发现,这张所有权证上的土地、房屋登记情况全部由毛笔小楷撰写,62年过去了,字迹依然清晰。证上显示,房屋主人是“市郊区华凤乡(镇)第十一村居民王会清”,房屋坐落地址为“白土坝村”。
记者从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了解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颁发的一批房产证。该房产证上赫然写道:本户全家及本人所有土地共计可耕地20亩6分6厘,房产共计茅屋(瓦房)三间,地基6亩3分,均作为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特给此证。
心愿 希望能捐给博物馆
睹物思人,有着62年历史的房产证,现今已成为李婆婆对已故旧友的唯一念想。
“我跟王会清老人是同村人,从小便一起玩,1943年后俩姐妹便一起生活,相依为命……”李婆婆说,因各种原因,姐妹俩都孑身一人,这张房产证是二十几年前姐姐王会清卧在床榻上交给自己的,“当时姐姐拉着我的手说,妹子,也没啥好给你的,我走了以后,你就安心把这当成自己的家……”王会清老人指着窗前木柜上的铁匣子,会心的李婆婆便抱过来放在床头,王会清当即把房产证取了出来,颤巍巍地交到李婆婆手上。
到现在,这张房产证李婆婆已珍存了20多年,虽已花白头发、步履蹒跚,她偶尔会坐在院子里,把好姐妹留下的宝贝物件一次次翻看。
让李婆婆苦恼的是,因为自己没成家,膝下无儿无女,随着自己渐渐老去,她也担心自己几十年来完好保存的物件会遗失,“要是南充有博物馆就好了,这样可以捐出去,希望让更多人看见。”
罗天文/图 南充晚报记者 朱鸿伟/文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