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财经热点 > 评估有了新标准二手车不再“蒙着卖”

评估有了新标准二手车不再“蒙着卖”


评估有了新标准二手车不再“蒙着卖”
南充晚报记者 朱鸿伟/文 李鹏宇/图
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二手车车辆评估的首个国家标准。新“国标”实施已有半个月,它是否提振了果城二手车买卖市场的信心?二手车是否真正告别了以往的“蒙着卖”?消费者购车时能否真正放宽心?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看过“体检表”买得更放心
昨(17)日上午,记者在顺庆区长寿路某二手车交易店看见,几辆九成新的二手车整齐摆放在停车坪,有些看车的市民并没有关心车的成色,而是把身子探到了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前,仔细地察看每一张《二手车技术状况表》。
  “通过这张表,市民可以较为直观地掌握该车的鉴定评估结果。”该二手车交易店负责人谢林介绍说,以往市民购买二手车,只能粗略地了解车况,对车辆的许多指标并不清楚。这就导致有的市民买到“事故车”、“问题车”,使自身权益受损。而《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实施以后,二手车一切指标参数实现了透明化,体检报告得以完全呈现,市民一目了然。
  “据说新的政策出来了,对二手车市场进行了规范,所以特地来看看。”家住顺庆区延安路的市民张先生早就计划着买辆二手车“练手”,没想到《规范》实施后来看车,车商承诺当面对车进行鉴定并出具报告。“看了‘体检表’满意再下手,这样买得才放心嘛。”
规范二手车市场
“二手车买卖时,很多市民对车况和价格并不了解,有些‘车串串’便趁机低买高卖牟取暴利,《规范》实施后,可以有力解决二手车市场长期存在的信息不透明问题。”嘉陵区耀目路二手车市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
  据记者走访了解到,以往二手车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鉴定评估标准和方法,市场评估乱象频生,车辆“真实状况”并不透明,很多消费者被忽悠,花高价买到的是一台二手“次品车”。而《规范》明确规定了车辆检测机构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检测所包含的步骤、流程、内容等,确保了二手车交易的公开透明。
迫使车商把好入口关
“以往检测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是没有把车辆技术状况的相关参数记录在案,并提供给市民参阅。”何小荣是我市最早一批二手车评估师,有多年二手车检测和评估经验。他说,以前的检测和评估内容有107项,最终贴上“认证二手车”标签,《规范》实施后,量化技术检测包括动态、静态检测,涉及车身外观、发动机舱、驾驶舱、底盘等部位以及车辆启动、路试等104项内容,评估和检测结果逐一填进《二手车技术状况表》。
  据了解,这张技术状况表作为车辆的鉴定证明,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出现车况与技术状况表内容不符的情况,消费者能以此为据进行维权。
  对此,何小荣提醒,市民需注意《规范》中明确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须具备以下条件:经营面积不得少于200平方米、具有3名以上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和1名以上高级鉴定评估师的条件,且需具备汽车举升、车辆故障信息读取、车辆结构尺寸检测、车辆外观缺陷测量、漆面厚度检测等设备。“只有符合条件的评估机构给出的《二手车技术状况表》,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手车商为保障自身利益,不得不严把‘入口关’,这对消费者和二手车商来说是双赢。”而据业内统计,今年1月到5月果城二手车交易量已突破8000辆,这一数据在《规范》实施后,会不会继续攀升乃至出现井喷行情?何小荣认为,《规范》不是强制实施,而是参照执行,所以影响暂时并不明显,“但这也是未来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