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财经热点 > 交通缓堵方案应当“接地气”

交通缓堵方案应当“接地气”

交通缓堵方案应当“接地气”
杜如龙
日前,交警部门针对市人民南路的交通缓堵的初步方案公布后,引起市民的高度关注,并对“嘉陵至顺庆的车辆进入上跨桥后只能走隧道”的措施表示质疑,认为该措施不仅起不到缓堵作用,甚至会加剧大西门岗亭和人民南路的交通拥堵程度。交警部门获悉这一情况后,表示将认真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暂缓实施“强制跨区车辆走隧道”的措施。(《南充晚报》6月20日)
  南充部分城区的交通拥堵,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有的道路交通设施,难以承担车辆急剧增长的压力。随着人民路地下通道的建成,也让拥堵的城市交通稍微“缓了一口气”,但每遇上下班高峰时期,人民南路、府街等交通节点却堵车严重,不仅市民反映强烈,这也让交通管理部门感到头疼。
  缓解人民南路的交通拥堵是件深得民心的好事,但为何“强制跨区车辆走隧道”的交通缓堵方案一公布后却引来市民的质疑声。笔者认为,这套方案之所以引来市民的质疑,主要是这套交通缓堵方案没“接地气”,还不成熟,还有缺陷,存在整体考虑不全面等问题。好在,交警部门在获悉市民的反映后,立即表示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暂缓实施“强制跨区车辆走隧道”的措施。同时,还将向市民征集缓解人民南路拥堵的“金点子”,把话语权交给了广大市民。
  广开言路、征集民意的作法无疑值得鼓励或赞赏。在现有的城市道路条件下,如何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的通病,不仅要靠交通管理部门的缓堵措施,更要激发和采纳广大市民的“智慧”,从实际出发,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让缓堵措施更“接地气”,才能让城市的交通真正通畅起来。
  缓解人民南路交通拥堵,市民提了很多“金点子”。诸如市民提出的单双号限行、大西街口修下穿、陈寿路与玉带路互通、上学上班错时、经西河大桥到嘉陵的公交车不走大西门改经上跨桥等意见、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义。笔者以为,对有价值的市民意见、建议,不仅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论证,而且应当邀请“建议人”一起来参加座谈讨论,以进一步听取“意见”、完善“建议”。
  此外,结合城市长远发展,在城市交通缓堵方面,也不能仅从某一堵点、某一条路来解决,而应从整个城市的交通组织现状,实际通行情况等出发,广泛征集民意,规划和完善城市道路布局及交通组织,并大力发展城市公交、轨道交通等,从根源上寻找城市交通缓堵的良方,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