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财经热点 > 10岁娃娃 盲人妈妈的“眼睛”

10岁娃娃 盲人妈妈的“眼睛”

10岁娃娃 盲人妈妈的“眼睛”

南充晚报记者 雍宏伟

实习生 王蕾 文/图

张刚,顺庆区芦溪镇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是一个年仅10岁的瘦弱男孩。2004年出生在顺庆区梵殿乡农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有一个5岁的妹妹,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母亲重度视力残疾。多年来,幼小的他学会了洗衣、做饭、刷碗、劈柴、扫地等家务活,既要悉心照顾着残疾的妈妈,又要照顾上学的妹妹,成了爸爸的好帮手,妈妈的“眼”。

在别的孩子正享受着父母无尽的照顾关爱的时候,他已经成为这个四口之家的顶梁柱。有着一双大眼睛,总是面带腼腆笑容的张刚是20名“南充市美德少年”候选人之一。

张刚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个家,长期住在叔叔家中。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当人民教师,像老师一样去关心照顾他人。

善良内敛富有爱心

  7月3日上午,天空下着沥沥小雨。记者驱车前往老君山下的顺庆区芦溪镇小学,准备采访刚刚公示的市第二届“南充市美德少年”该校四年级三班的张刚同学。不料,该校学生已经放假,其班主任邱雪和学校其他老师一起,在学校参加政治学习。等待1个多小时,记者在学校办公室见到邱雪。

  “邱老师,张刚是您班上的学生嘛,他刚刚被公示为‘南充市美德少年’候选人之一。”记者说明来意,邱雪老师感到很激动和高兴。说自己班上的学生有出息,特别是张刚的事迹能够受到大家的认可,都是学校培养的结果。邱雪老师说,她对张刚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很善良,内敛,平时做事就像个大人似的。

  张刚今年10岁,是顺庆区梵殿乡七村九组人,读三年级的时候,从梵殿乡小学转学到芦溪来的。邱雪老师介绍称,当时,她刚好接手那个班不久,那时张刚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上,经过自身的努力,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张刚今年期末考试中,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92分。进步很大。邱雪老师说。

  家住芦溪镇小学附近的兵兵,是张刚的同班同学。他告诉记者,张刚在他和同学们眼中,是个上进的同学,负责任的同学,有担当的同学。平时上课认真听讲,有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教学内容,同学们没有及时抄下的,张刚都会主动让同学们抄写,遇到参加学校运动会什么的,张刚总是积极主动。特别是有一次,学校低年级有个同学从厕所里走出来,一不小心摔倒在操场,吓得同学们不知所措时,张刚经过发现,当即喊同学给老师汇报,现场保护那个受伤的同学,等待去医院。

  兵兵和同学对张刚的评价,得到邱雪 和其他老师的认可。邱老师介绍称,芦山地震后,学校组织学生们捐款,当时没有硬性要求大家捐多少,许多同学就捐1元、2元,而张刚却捐了10元。让邱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张刚每天负责接送5岁的妹妹上学放学,带着妹妹一起回家。如果妹妹先放学,她就跑到哥哥的教室外等,如果哥哥先放学,就到妹妹教室外等候。张刚照顾妹妹,比许多大人还认真负责。

特殊家庭走出的坚强男孩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芦溪镇小学校长谭力带领学校办公室主任李新明和张刚的班主任老师邱雪等人,一行驱车前往张刚家中。从学校到梵殿乡张刚的家约5公里的路程,一路上雨不停地下,大家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张刚同学的点点滴滴。“张刚就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男孩,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着与同龄人不同样的成长经历。”

  乡村公路弯道多,路面较窄,记者一行经过乡镇公路,几次错车时,车辆差点掉进路边的沟里,又拐过几道弯,驶上村道公路。当公路只有车身的宽度时,记者向附近老乡打探张刚的家。几位老乡表示,他们和张刚是同一个村的人,称张刚是个好娃儿,平时见到人都很懂礼貌,在村里是个踏实人,“可惜那个娃儿的老汉在外打零工,他妈又是个瞎子,他一家人连个房子都没得,现在都住到他小叔叔家中的。”

  顺着老乡的指引,记者穿过一遍竹林,在一处小瓦房前,见到张刚牵着妹妹,坐在小板凳前学习。突然看到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前来,张刚感到很惊讶,连忙进屋端板凳请坐,摆好板凳后,担心大家怕板凳脏,又找一块布来擦了又擦。张刚的妹妹今年5岁,也帮着哥端板凳,不到两米远站着一位中年妇女,是张刚的妈妈周香会,她面带微笑,“看”着大家,热情地招呼请坐。

  张刚穿着一件白色T恤,但衣服上留下许多干活的痕迹,一双凉鞋显得有点大……大伙都介绍说张刚今年10岁,而眼前的孩子,却只有7岁孩子般的身高,身体非常瘦弱,很难让记者把10岁的张刚,与眼前的孩子结合到一起。经过简单交流,记者发现张刚不爱说话,但能感受到孩子很坚强。

  周香会今年41岁,属于重度视力残疾。她告诉记者,丈夫张大春今年57岁,现在在新疆打零工,每个月能挣1000多元钱。据介绍,10多年前,丈夫在外务工时,将她“领养”回来的,至今她都没得户口,以前家里有个破瓦房,年久失修无法住人,目前,她和两个孩子住在小叔子家中,平时生活中,还有二叔张大学照顾她们一家人。

小学生成了“顶梁柱”

  在城里,许多孩子遇到放假,就像出笼的鸟,到处自由飞翔,计划着到北方旅游,到南方过夏令营。而周香会告诉记者,她双眼重视失明,几乎无法正常生活,平时连走路,都是儿子一手牵着她,一手牵着妹妹。丈夫常年在外务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孩子放假后,除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她,还要忙着做饭、刷碗、劈柴、扫地等家务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刚的邻居秦大妈介绍称,张刚虽然年纪小,但家里的衣服都是由他洗,冬天小手冻得红肿溃烂,他从来不叫一声疼,还经常用冷水洗红苕等,干一些大人干的活路。“那个娃儿很能干,家里虽然贫困,还要经常帮助其他人。”秦大妈说,他父亲到新疆打零工,张刚就成了家里的主人,就像一个家庭顶梁柱似的。

  周香会感到很对不住孩子。她说张刚很懂事,每天早晨早早起床,给妈妈和妹妹做早饭,在床前服侍妈妈洗脸刷牙吃早饭,做好这一切后再收拾好东西,叮嘱妈妈在家注意安全,就带着妹妹去上学。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问候独自在家的妈妈,给妈妈捶腿,按摩,并给妈妈带回学校里的许多有趣的新鲜事。做晚饭,收拾、洗碗,写作业,然后左手牵妈妈,右手牵妹妹出门散步,给妈妈描述他所看到的一切,最后回家服侍妈妈洗漱休息,这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闲暇时,张刚也会给妈妈唱歌,给妈妈讲自己收集的笑话,变着花样做菜,如西红柿炒蛋、素炒白菜……张大学告诉记者,以前孩子到乡场镇的学校读书太远,就将孩子转学到芦溪镇小学,而张刚一人又带妹妹读书,又要照顾失明的母亲,十分困难。后来他也干脆跟张刚一家人一起生活,孩子上学,他就照顾家里,还帮忙做点家务,干点农活。“就是感到苦了孩子。”张大学说。

  张刚的家庭不幸,他的生活让人同情,让大家感到高兴的是,在张刚家家访时,邱雪老师现场为孩子辅导作业,芦溪镇小学校长谭力送上200元慰问金,鼓励兄妹俩要好好读书,表态明年将全部免掉张刚和妹妹张巧的学习费用。梵殿乡党委书记曹天贵表示将从民政等多方面,对张刚一家人进行关心。而周香会没有户口的事,也引起了顺庆区公安分局梵殿派出所的重视,该所所长李华平表示,将找村社干部和群众调查,如果其符合户口补录条件,公安机关将及时为其补录户口。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