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财经热点 > 农民得实惠 山村添活力

农民得实惠 山村添活力

近年来,盐边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用于改善民生。其中,一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建设、投用,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8月29日,记者在盐边县财政局农发办副主任沈久钧办公室看到,两摞装订好的资料足有一米多高。“这些是各乡镇、村组申报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料,共81个项目,因资金需求量大,尚未立项。”沈久钧说。2014年,是盐边县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第五个年头。今年,该项各乡镇、村组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42个,其中61个项目获得立项批准,总投资1962.94万元,财政奖补资金达到1173.87万元。截至8月29日,这些项目中,已有4个竣工并通过验收,20个通过乡级验收,30个正在施工建设。棉花地组的村民正参与道路硬化工程。项目资金政府出六成“去年雨季,一个学生娃娃上学,被漫上公路的洪水冲出去几百米远后才被救起来。年初,村里说起修河堤的事,村民们都很踊跃。”红宝乡中槽村村民郑继辉说。今年初,通过“一事一议”,中槽村确定在高桥组、新建组修建河堤。河堤设计长235米,工程总造价50.37万元。项目建成后,能有效保障河道沿岸耕地、农房和行人的安全。“4月下旬就报上去了,现在还没批下来。”郑继辉说。对此,沈久钧说:“现在,乡镇报上来的项目太多了,资金缺口太大,今年的奖补资金4月就安排完了,其他项目只能等到明年了。部分今年未立项的项目可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但前提是要按照程序立项、审批。”记者了解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采取“群众自愿,权利、义务一致,公平负担”的原则进行,建设项目村民说了算。立项则按照自下而上的程序,村级项目乡镇初审,再由县“一事一议”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会审,通过审核后批准立项,拨付财政奖补资金。起初,一些村组干部、群众对这项政策持观望态度,后来,不少村组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解决了实际困难,激发了大家的热情。据沈久钧介绍,攀枝花奖补比例达到60%,走在全省前列。盐边县在省、市奖补的基础上,每年投入165万元的配套资金。2014年,市级财政下拨给盐边县2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当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配套资金。“总量比去年提高了,但是申报的项目多了,今年申报的142个项目,61个项目立项实施,81个项目无资金,暂未立项,项目库里还有100多个项目需要启动。”沈久钧介绍到。5户以上受益就能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力抓手。”盐边县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只要有5户以上的农户受益,就能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沈久钧说。通过去年的“大走访”和今年的“大回访”,盐边县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推进力度,在“农民自愿,政府引导;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民主决策,筹补结合;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总原则下,县财政局牵头制定了有18项步骤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流程图》,县委、县政府2013年、2014年分别拿出50万元、60万元,为申请立项的村组编制工程概算,严格按照设计预算进行奖补,工程竣工后,由县、乡两级分步验收。“为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县里规定超出预算不增加资金,少于预算从奖补资金里扣除。”沈久钧说。8月29日上午,桐子林镇木撒拉村棉花地组干箐沟至秧田沟组道硬化的工地现场,7、8个村民正在铲土、挖沟、搬石头。该道路硬化工程被列入今年盐边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张关兵说,项目开工以来,当地200多人每天都轮流到工地来投工投劳。“这条路我们盼了好多年了,终于修起来了。”48岁的村民小组长刘永祥说,这条全长3.7公里道路,是村民到县城的唯一通道,以前泥泞难行,货车上不来,摩托车经常陷进泥潭里,这次把路修好了,当地70多亩地的蔬菜、500多亩果园的水果就可以顺利运出去了。□记者 梁波 文/图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