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当成大事办 服务做在心坎上
2014-09-15 10:55:43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过去,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居民只开个门缝;现在,居民遇到难题主动找社区。矿运社区党支部这个曾经“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是如何重新赢得民心的? 9月9日早上8时许,一辆洒水车在矿运社区公路上洒水,以减少重车经过时造成的扬尘污染。矿运社区65岁的罗支均大爷说:“白天每隔3个小时就有洒水车对小区公路洒水,灰尘少多了。” 矿运社区位于攀钢朱矿排土场半山腰下,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多为企业职工家属,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32户、1917人,周边有攀钢选矿厂、选钛厂、朱矿排土场等大小企业26家。由于污染严重、群众出行困难、社会治安差、矛盾纠纷多等原因,群众对社区党组织满意度不高,今年一度被东区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矿运社区党支部通过家庭代表会、楼栋长会、网格员会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公路洒水,每三小时一次。”“督促垃圾清运。”“居民无室内活动场所。”“社区环境差,卫生清扫保洁不到位。”……短短几天时间,社区党支部就征集到意见17条,并建立起群众意见台账。同时,矿运社区党支部决定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边查边改,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 针对矿运片区扬尘污染问题,社区协调攀钢矿业兴茂公司实施环卫洒水降尘作业。同时,增加清扫保洁人员,加强对居民小区道路的环境卫生管理;在社区道路路口设置门禁系统,限制重车进入居民生活区停靠、行驶;对辖区涉及噪声、粉尘污染的企业,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治理;协调交通、路政等部门加大超载车辆整治力度,解决污染源问题。短短几个月时间,小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以前说啥子等于白说,现在说了就管用。”矿运社区居民这样评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发生的变化。 矿运社区原来有52盏路灯,由于线路老化、损坏等原困,只有18盏能亮起来。“以前一到晚上黑灯瞎火,门都不敢出,只能窝在家里看电视。”罗支均说,“现在装上了路灯,不仅照亮了脚下的路,也让我们心里更亮堂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东区实施“亮灯工程”,矿运社区全都换上了新路灯。 出行难问题是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罗支均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希望开通社区巴士,改造道路。”针对群众诉求,东区立即召开密地街道矿运社区道路及环境整治现场工作会,组织交通、安监、城管、环保、环卫和街道到现场进行了4次调研勘察,制定出台了《关于密地街道矿运社区道路改造相关情况的报告》,拟对该路段进行改造。同时,争取在年内开通社区巴士,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现在,社区活动室是居民最喜欢去的地方。在党员活动室可以看红色经典影片;有烦恼可以到党代表工作室,诉说心声;想愉悦身心,可以到舞蹈室跳上几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居民反映无室内活动场所问题,6月份,社区党支部与攀钢机电工程分公司、攀钢离退休中心瓜子坪管理所进行协商,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形式,把辖区内位于天马巷19号的一层约300平方米的闲置房改造成了党代表工作室、党员活动室、迷你影院、舞蹈室等。阅览室、棋牌室增添了书籍、书柜、棋牌,同时,拓展开放范围,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矿运社区党支部整改问题11个,有6个正在整改。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梳理社区各项制度,废除16条,修改5条,新建6条。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社区党支部重新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过去,提起社区居民总是撇嘴巴,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宣传、收集资料,居民只把门开个小缝,把工作人员堵在门外,对工作不配合。现在,居民遇到难题会主动找社区,也会主动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工作开展顺利多了。”矿运社区党支部书记彭玲珑说。□记者 刘蔼岚 特约通讯员 赵勇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