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财经热点 > 嘉宾论道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

嘉宾论道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

12月7日,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攀枝花举行,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汇聚阳光花城,就康养产业与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环境与康养、医养融合、康养政策等深入探讨。攀枝花该如何立足阳光、气候、生态等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产业?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嘉宾。 发挥资源优势 注重医养融合 “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20.3℃,无霜期300天以上。”攀枝花独特的光热资源,让与会的嘉宾们深有感触。 “全国冬日光照超过8小时的城市只有三个地方,攀枝花是其中之一,也是全国最适宜养生的地方之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说,攀枝花独特的气候资源是发展康养产业的最大优势,建议攀枝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同时做好科学发展规划。 “我理解的康养产业应该是健康的促进、管理,养老,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其服务对象包括中青年健康人群、年老有疾病人群等。”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攀枝花温暖的气候条件,对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心脑血管等多种常见老年病、慢性病具有显著的自然疗效,且不易复发。攀枝花应注重医养融合,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探索攀枝花特色的康养之路 “攀枝花利用光热、气候资源,向天问道,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符合省委省政府的产业发展趋势。”省政协副主席罗布江村说,攀枝花加大力度对健康、卫生、养老、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了在经济转型中的华丽转身,发挥了优势、特色,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较好示范。省政协将发挥上下联动协调作用,助推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 “中国一定要发展中国模式的养老,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必须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台湾龙潭敏盛医院院长、盛弘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长照事业部执行长邱献章说,攀枝花发展养老产业,除了气候、生态资源方面的“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攀枝花应学习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康养之路。 打破交通瓶颈 强化康养功能 “交通是制约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攀枝花应加快区域交通枢纽的建设。”罗布江村说,目前,成昆复线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成都到攀枝花只需3个多小时,攀枝花到昆明只需1个小时,届时,攀枝花的交通将有一个质的改变。” “现在国内发展康养产业存在顶层设计不到位、康养政策出台后如何落地、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困境。”多年致力于康养产业发展的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建议,攀枝花应该强化康养功能,加快发展医疗、教育、交通等,增强投资企业的信心,确保签约项目的快速落地。 “我们将在攀枝花建立一个养老综合体等,创新养老服务,打造国际知名的康养产业。”朱凤泊说,参加此次论坛,北京太阳城集团与攀枝花市政府签订了4个康养产业投资项目。 □本报记者 刘娇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