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滚动在线 > 绵阳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综述

绵阳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综述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本报记者刘鑫
  绵阳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10年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454.94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1450亿元。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绵阳也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为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了88%以上;
  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市域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了100%,且市辖区内无黑臭水体;
  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
  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级;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09%。“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城市的绿色多了。”这是如今绵阳市民对环境变化共同的感触,也是这10年里,绵阳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的缩影。
  强化生态考核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绵阳巩固环保模范城市过程中达成的共识。
  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市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融入到重大经济技术政策以及经济建设活动中,让环保成为了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去年1月,绵阳提出了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发展战略目标。随后在去年6月,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明确提出“不以GDP论英雄”,坚持环保参与综合决策,环保工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评优创先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使得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环保理念明显提高。
  在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中,我市将环保理念全面融入,高起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沟,坚持按市场运作,高标准统一集中建设处理科技城集中区入园企业所产生的污水;高要求做到因山而建,因水而建,因林而建,全面致力于生态环境基础性保护。
  治理水环境
  还城市一泓清水
  绵阳是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乡,水是这座城市的命脉。“还三江清水”整治行动拉开了全市水环境整治的序幕。在专项整治中,各部门联动,全面排查了环境隐患,整治沿江污染源,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并确定了绵阳城市安全饮用水的第二水源地。如今,各大江河流域的污水已基本绝迹,映入眼帘的是“三江水碧绵山青”。
  以平政河为代表的治水工程,打响了全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战役。在政府资金紧张的状况下,总投入约4亿元的治污经费坚定地向平政河倾斜,并提出了“一年变样、两年变清、三年变美”的目标。按照目标到人、任务倒排、时间倒计、工期倒推、责任倒查的整治要求,经过一年努力,原来又脏又臭的平政河,终于回复了往日的清澈,其化学需氧量浓度较整治前下降近4倍,氨氮浓度下降近2倍。
  随后,以平政河整治为样板,全面启动各县市区、园区小流域专项整治,通过投入资金、关停并转污染源企业、河道清淤清飘、引水冲刷和沿岸绿化美化等综合整治措施,实现了绵阳主要干流水质均达到国家水环境功能区标准的水平。
  如今,在阳光下,放眼望去,穿城而过的江面上,波光粼粼,清澈的水中,垂柳照镜,呈现出一幅迷人的美丽画卷。
  向“烟魔”宣战
  呵护蓝天白云
  盛夏的清晨,在几缕阳光的沐浴下,闲暇的人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三江河畔,一眼望去,江面的景色清晰可见……这是绵阳空气质量良好的真实写照。
  作为地处四川盆地的城市,大气治理任务尤为艰巨。为此,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秸秆禁烧、降氮脱硝、尾气治理、绿色出行等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打响了大气治理的攻坚战。
  去年,绵阳出台《绵阳市应对灰霾天气应急预案》,将重污染天气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并积极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严治运输车辆抛撒滴漏,控制道路扬尘污染;继续实施“煤改气”,鼓励餐饮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设备,逐步淘汰小型燃煤锅炉,严禁新上燃煤锅炉,有效防治燃煤和油烟污染;严格机动车绿标发放制度,加强对汽车检验检测和尾气的治理,有效控制尾气排放。
  据环保部门统计,近两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达350天以上,空气质量处于西部城市的前列,蓝天白云已不再是绵阳人的奢望。
  提升绿化覆盖率
  展现宜居城市美丽画卷
  一个城市美不美,一看绿化二看水。如果说楼宇、桥梁代表着城市的繁华,那么绿色则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品位,它是一座发达城市不懈追求的境界。
  近年来,我市突出“大绿量、花园式、开放型、生态化”的城市特色,围绕绵阳特色绿化、公园景点绿化、广场绿地建设、市区重点地段绿化、住宅小区绿化、全民义务绿化等六大重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4平方米,营造出“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动画卷。
  在城市,通过建绿地、扩广场、修公园,种大苗、栽好树、保成活,合理利用周边山体水系,并充分考虑建筑风格造型和色彩等因素,将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生态及环境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以各个生态项目为纽带,使主城区和各县(市)形成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生态城市体系,先后建成各类大小园林景点200多个,80%以上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农村,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通过庭院栽种风景树、山岭遍布“摇钱树”,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等非规划林地建设乡村公园,以绿化促美化、促文明、促致富。近两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创建绿色乡镇21个、绿色村庄148个。
  如今的绵阳,一个让居者自豪、来者留恋的西部腹地城市,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奋力前行,一幅“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魅力画卷正在绵州大地上展现。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