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生活百态 >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自贡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解读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自贡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解读

“围剿”水葫芦,改善水质

《决定》摘要

■目标任务

川图网讯(记者 徐昭磊 摄影 叶卫东)2015年,基本完成全市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划定,实施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治理和源头保护制度。

到2017年,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和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保管理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到2020年,全面建立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综合决策机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优化配置机制,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生态自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基本要求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调整优化部门职能,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实施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制定产权流转、抵押办法。完善自然资源监管制度,严格落实用途管制。完善环保准入制度,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综合评价体系。严格实行源头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小井沟水库等水源地保护机制。

●推进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建立使用资源和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付费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森林、水流、自然景观等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完善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及跨界断面资金扣缴制度,建立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发展节能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落实全省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强化规划控制,修订完善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划定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建立耕地保护红线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超载区实行限制性措施。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构建一体化应急响应体系。建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制度。确保生态敏感脆弱区、优质农产品产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最严格的保护。完善环境信息公布机制,健全举报制度。

●坚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跟踪记实制度、群众参与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专家解读

源头严防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

怎么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高裕君。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涵盖源头严防制度、过程严管制度和后果严惩制度三方面。”高裕君表示,首先,源头严防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关键是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并通过合理定价反映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使市场同样在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无论所有者是谁,无论是优化开发区域还是限制开发区域,都要遵循用途管理制度进行,不得随意改变用途。

其次,过程严管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应实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第三,后果严惩制度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保障。《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科学决策,不能为了经济增长而不顾及生态环境。《决定》还指出,要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推进建设、规范行为、落实目标、惩罚问责,使制度成为保障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推进政治制度改革,在目标、路径、体制机制等方面,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如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

记者观察

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更明确行为更规范

自2012年开展“生态自贡”建设以来,我市以“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城区污染企业关闭搬迁、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蓝天、清水、绿地、宁静及利废“五大行动”。在城区环境绿化水平得到提升,釜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标准和行为规范。

在蓝天行动方面,近年来,我市围绕“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的具体目标,切实加强城区污染企业关闭搬迁,实施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生活废气治理,率先在全省地级市开展PM2.5监测。

在清水行动中,围绕“三年消灭劣V类,五年实现水环境功能达标”的具体目标,实施“河长制”及跨界断面资金扣缴,强力推进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坚决取缔釜溪河、旭水河(自贡段)、威远河(自贡段)和饮用水源水域外200米范围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加快推进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

在绿地行动中,划定城区绿地控制线,以“3·12”义务植树节、主题植树造林等多种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城乡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宁静行动中,围绕“减少噪音污染,呈现宁静祥和景象”的具体目标,积极开展对交通噪声、建筑工地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商业活动噪声、工业噪声等的联合执法,加强日常监管,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均优于年度目标。

在利废行动中,围绕“清洁城乡环境”的具体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生态园区,弃物无害化处置率或综合利用率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