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生活百态 > 自贡又出稀奇!“猴王”高徒亲授棍法 “坝坝武”迷练棍健身

自贡又出稀奇!“猴王”高徒亲授棍法 “坝坝武”迷练棍健身

川图网讯(记者 张才 摄影 叶卫东)每天傍晚,位于汇川路的市电业局门前广场上,夹在跳“佳木斯”和“交谊舞”中间的一群“舞棍”的男女老少尤其引人注目。围观者戏称为“打狗棍重出江湖”。

广场上“打狗棍重现江湖”

“并步右手握棍,上步抱棍施礼,退回原位右手反转背棍——”一根齐眉棍耍得有板有眼。舞者有男有女,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原本不属于“坝坝舞”人群的青年,还有稚气未脱的少年。

现场指导并示范动作的是一名老者:身材瘦小,但身手矫健。

“转圈的时候脚不要提起来,每一步都要擦着地面。”学员半开玩笑半抱怨:“鞋子都搓烂了哦!”老者也不示弱:“烂了就买双新的。”闹归闹,教的负责,学的认真;每天傍晚,这群舞者成了广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引来不少市民围观,有人戏称“打狗棍重现江湖”。

“打狗棍”的关注甚至延伸到了网络:

《广场新式打狗棒法!这架势震慑住我了!》网友“日久见人心”在釜溪印象发帖称,作为饭后散散步的一名年轻人,有点自愧不如,“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活动筋骨”。

教授者曾得到“猴王”亲传

“这哪里是打狗棍嘛!我教的是八卦棍。”邓善昌老人从客厅的兵器架上抽出一根正宗打狗棍比划:“招式不一样,(棍子)的长短也不一样——打狗棍齐胸,八卦棍齐眉。”邓善昌现年72岁,第七届自贡市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武术二级拳师、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他就是广场上指导棍法的那位老者。

邓善昌在武术界另一个让他自豪的标签是:誉满全国的“猴王”肖应鹏的弟子。“我是自贡第一个国家(武术)一级裁判,是自贡唯一一个得到肖猴王亲传的。”说这话时,老人露出记者接触他两天来唯一一次不低调的表情。

和那个年代的多数习武者一样,邓善昌从小体弱多病,因此七岁便习武,后来又学习中医并以此为业。期间,多次夺过市内擂台赛“金章”,并从数十名选拔者中脱颖而出,得到“猴王”亲传。

古稀之年,邓善昌仍闲不下来。每天6点半准时起床“弓、马、仆、虚、歇(步法)”活动筋骨,然后步行半个小时从汇西到富台山诊所上班,用他自己的话说“前两年用跑,现在即便走也比一般年轻人走得快。”业余时间还组建了一个“阳光武术队”。

“大家的身体都锻炼好了该多好”

之前是在自家楼下带几个队员练,后来场地被其他跳坝坝舞的大妈挤占了,今年五月挪到了电业局前的广场。

邓善昌一眼就看中“这里是个好地方”,一是场地宽,二是当街人流量大,有人看就会有人来学。老人对自己的技艺不私藏,他希望更多的人来学:“你想想,大家的身体都锻炼好了,那该多好啊!

为此老人专门制作了《招生广告》并承诺“不收一分钱”。即便这样他还觉得吸引力不够,自己花钱买了两大捆武术棍,有意者一人发一根。

现在长期坚持跟着邓善昌练棍的已达三十多人,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我们这套也可以叫坝坝舞,只是‘舞’字该改一改,应该叫‘坝坝武’。” 邓善昌的心愿是上百人,身着统一服装,一起耍八卦棍。他希望这种能强身健体的“坝坝武”能风靡盐都。

由坝坝舞改练“坝坝武”

“酒香了”,好看易学(邓善昌为此将原来的64式八卦棍精简为46式,并加入了不少舞蹈动作);“巷子也不深”,有汇川路的川流不息的人流,因此不少人“自投罗网”。学员当中不少是从传统坝坝舞“跳槽”改练八卦棍,理由除了当初的新奇更有练上之后的“过瘾”。

50岁的王女士格外在意自己的身材,之前曾“每个月花几百块”进健身房,但没有坚持下来。后来断断续续跳了两年坝坝舞,总觉得不“过瘾”,跟邓善昌老人练了一个月棍法之后,她觉得浑身轻松,感觉自己“年轻了!”

“总比一天到晚坐着打牌好。”正当壮年的刘先生称他一个月不到“瘦了七八斤”。

71岁的王先生满头白发,是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他坚持每天坐公交车从五星街到电业局门前的广场进行锻炼。“以前下楼腿打闪闪,现在不能说健步如飞但平常走个一两里地没得问题。”

邹先生夫妇俩都加入了这支队伍,回想当初他们还觉得很好笑:“出来散步的时候看到他们在这里练,看了几回觉得很有意思,想跟着学但又没得棍子——”于是他们夫妇俩成了学员们日后的笑谈:两个人回家找了根扫帚,站到旁边,跟着舞。

“练八卦棍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反应能力;遇到危险时,说不定还真能派上用场。”学员们称,老人拿根棍子出门还可以当拐杖。

16日下午,着一身白色练功服的邓善昌老人应晚报记者要求特意露了两手:完成“旋转飞腿”和“举头望月”这两个高难度动作。这哪里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明明是一个影视剧中借助威亚等技术手段塑造出来的侠客。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