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支招 酷暑难耐 巧做文章清凉一“夏”
2014-07-24 09:11:50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川图网讯(实习生 罗利英 周小红 记者 钟小璐 刘晓丹 摄影 周航宇 叶卫东)进入7月以来,气温一路爬坡到了预警位置。行走在大街小巷上,热浪滚滚让许多市民连呼“吃不消”。炎炎夏日之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又如何? 记者探寻各路专家,为市民打探度夏妙招。
生活篇
●水世界里享清凉
能直接感受到凉爽的事情是什么?除了宅在空调房里,就是跳进泳池里。夏日炎炎,不少市民纷纷选择游泳来消暑降温、休闲健身。今年夏天,一直不温不火的气温,让不少游泳场馆一度遇冷。峰回路转,如今每天下午4点过后,市区各大游泳池的泳客量就连连攀升,忙碌的泳池经营者乐开了怀,一些卖泳衣、泳具的商家也赚得盆满钵满。在市跳水馆、市游泳场等公共游泳场,很多市民都来此游泳戏水。如今,我市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都配备有游泳池,并向外来人员开放。近日,记者走进南湖一家新开放的露天游泳池看到,泳池不算太大,但游泳的人不少,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泳池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傍晚以后是高峰期,周末人特别多。
●天热催生“蹭凉族”
龙凤山人防通道是不少市民的避暑“胜地”
如此炎热的夏天,要是能找到一个凉爽干净的地方乘凉,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夏日炎炎,为图凉快,一些冷气开放的超市成了不少市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他们是购物、散步、娱乐或休闲?其实直奔“纳凉”主题的大有人在。家里太热,开空调又费电,在超市不仅有免费的空调吹,人多还热闹,随意坐在超市的风帘下,一面给自己“降降温”,一面和周围同来“乘凉”的人聊聊天,真是惬意得很!
众所周知,书店是获取知识的殿堂,但此时,在烈日当头的夏日,书店却成了纳凉的好去处。走进书店,一阵清凉迎面而来,书店里面人来人往。各个书柜前都围着许多人:有的人倚着书柜看书,有的人则坐在长椅上,还有一些学生坐在一起小声讨论。
而咖啡店和水吧也是不错的休闲场所,既安静又舒适。随着近日气温走高,记者留意到,每到中午,坐落在新老城区的咖啡店和水吧大多人满为患。但是记者也留意到,有部分顾客是前来乘凉的“蹭凉族”,他们往往只点了一杯饮料或一盘小吃,其中不乏上班族。单位里没安空调,没法午休,咖啡店里不仅有免费的空调,还能无线上网,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电影院也成为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以《小时代3》、《分手大师》、《京城81号》等为代表的暑期档影片纷纷上映,每到夜晚,清凉舒适的影院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影娱乐。“现在正好放暑假了,所以经常会约上同学到电影院看电影,既可以娱乐又可以纳凉”,昨日下午汇东太平洋电影城内正在购票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
夏天带孩子玩是一件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了,户外高温,孩子容易中暑,自然是去不得,但孩子不肯乖乖呆在家里,这时室内淘气堡便成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不错的选择。在那里,有许多儿童设施供孩子玩耍,家长也可以在清凉的环境下陪伴孩子。
●小贴士:紫外线强 出门做好防护
昨日的紫外线强度级别为三级,已达到最强的级别,皮肤极容易被晒伤,强烈的日晒已经让一些市民产生不适,因此市民应尽量避免太阳直射。“才晒了半个多小时,皮肤就有灼痛感。”日前,市民朱先生在外钓鱼3个小时后,回到家发现身上被晒脱了皮。“手脚、背、脖子整个发红、脱皮,非常痛。”对此,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黄亚强解释说,皮肤会被晒伤的原因主要是最近较强的紫外线造成。建议市民每天出门前,参考一下气象部门提供的紫外线指数。“当紫外线等级为三级或以上时,市民就要采取最适宜的防晒措施了。”黄亚强还指出,紫外线等级在三级以上,如果暴晒在太阳下,人体皮肤可能会在30分钟至60分钟内被晒红,因此市民外出时应戴好遮阳帽、太阳镜和太阳伞等,涂擦SPF指数大于15的防晒霜。
饮食篇
●冰啤酒并非越冷越好
炎炎夏日,啤酒特别受欢迎,被不少人当做消暑的必备饮品。啤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且能开胃健脾、解暑消热,的确适于夏季饮用。但喝啤酒也不能只图痛快,过于随意,夏季喝啤酒也有讲究。
夏日傍晚,市区不少烧烤摊正是生意火爆的时候,殊不知,不少烧烤食物搭配啤酒却能诱发疾病。市民曾先生就得了一回教训。“一周前和几个朋友去吃烧烤,喝啤酒,感觉也没吃什么,结果回家脚就开始红肿。”曾先生说,痛了一晚去医院检查为痛风。原来,烧烤食品的海鲜、动物内脏、肉类,和啤酒一样属于高嘌呤食物。
除此之外,因为贪凉,不少人喜欢喝冰啤,但温度过低的啤酒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营养师钟超英告诉记者,即使是存放在冰箱里的啤酒也应控制在5-10摄氏度,因为啤酒所含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高低而变化,啤酒各种成分在这一温度区间协调平衡,能形成最佳口味,温度过低不仅不好喝,而且会使酒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分解、游离,营养成分受到破坏。“除了营养方面被破坏,对消化功能的影响也比较多。”钟超英说。
●西瓜寒凉不宜多食
时下的高温天气带火了西瓜的销售,大街小巷售卖西瓜的摊点多了起来。记者探访市场了解到,目前西瓜普遍售价为每斤2.5元左右。细心的余女士发现,最近喜欢吃的麒麟瓜、九洪瓜悄然涨价。“我在小区附近一家摊点买的,这周之前卖两块左右的西瓜,现在涨价到了两块五。”余女士说。水果摊主告诉她是进价贵了,余女士纳闷,吃个本地瓜也要花二十元左右。
记者在川南农贸市场了解到,由于大棚西瓜的经济效益更高,今年很多农户改种大棚西瓜,加上今年夏天早期雨水较多,露天西瓜的种植也受到影响。“今年西瓜的价格恐怕会比去年贵。”川南农贸市场一经营户分析说,今年西瓜的发货价格估计会达到1.5元左右,相应的零售价格也会高一些。
西瓜尽管价格略有上涨,但没有阻碍市民购买的热情,西瓜虽然好吃但也不能贪吃。营养师钟超英认为,西瓜虽好,但属寒凉之品,不宜多食。素体虚寒胃弱之人若贪食过多,会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积寒助湿;西瓜所含的大量水分还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西瓜还不宜与油腻之物一同食用。此外,西瓜若与温热的食物或饮料同吃,则寒热两不调和,易使人呕吐。
●小贴士:少吃油腻 为肠胃“减负”
进入三伏天,不少市民吐槽“没有食欲,顺便减肥”,但长期出现这样没胃口的情况则需要注意肠胃疾病。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叶曼玲告诉记者,夏天气温高,人们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容易食欲不振。因此,夏季的饮食选择,应本着为肠胃“减负”的宗旨,少吃肥甘腻补之物,注重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莲子、荞麦、大枣、豆腐脑、甘蔗、梨等食物。
没有食欲时,不要强迫自己多吃,但每日三餐都要准时,可以少吃点,在三餐之间再加两餐点心。夏天不能吃得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饮食有节”,“无使过之”。特别是老人、孩子的肠胃消化能力本来就不强,夏季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
养生篇
●三伏贴预防“冬病”有讲究
昨日上午9时,记者在中医院汇东分院内看到,前来咨询三伏贴和贴三伏贴的市民络绎不绝,据主治医师鄢路洲称,头伏首日当天前来敷贴的患者就达500余人。
冬病夏治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冬季易复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即三伏贴),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三伏贴所用中药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可有效减轻过敏症状。当然,穴位贴敷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于三伏天使用。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只不过前者效果更好些。
此外,需注意的是,“三伏贴”贴敷时讲究穴位,三次用药也各不相同,不能自己在家贴,各大医院均会开展此项治疗,一般涉及科室为中医科或康复科。鄢路洲提醒,三伏贴不是每个人都适宜,需要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小贴士:淡泊心境 赶走夏天坏情绪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介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其次,要保证睡眠。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最后注意日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法规篇
夏季高温工作政策看过来
入夏以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尽管炎热,但各行业工作秩序却未受到影响,高温工作,劳动者的防暑降温等健康权利备受关注。
我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此外,高温津贴是高温劳动者的重要权益。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