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生活百态 > 背靠“大哥”闯天下 ——锅炉“小兄弟”的生存之道

背靠“大哥”闯天下 ——锅炉“小兄弟”的生存之道

川图网讯(实习生 饶雪渝 记者 赵凯)三伏酷暑天,板仓工业园东方热电配套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仍然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因为有几台出口东南亚的锅炉要赶着交货,只能做好劳保、降温工作,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总经理夏彦道出高温下生产劲头不减的原委。

自贡不乏锅炉制造企业,因东锅公司在这里深耕数十年,带动起一个拥有五六十户企业的庞大产业集群。其中,除100亿企业东锅公司外,华西能源公司、川润公司两户上市公司也在行业中小有名气,即便一些锅炉配套企业,年产值也在10亿元以上。相比之下,2003年成立、2012年才在板仓建厂的东方热电公司,年产值不过一两亿元,实属行业中的“小兄弟”。可就是这个“小兄弟”,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复杂背景下,“大哥”们都摆好架势应对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等压力时,却把企业搞得风生水起。夏彦说:“上半年,我们已接下订单1亿多元。因发展过快,流动资金压力较大,还不得不放弃了来自泰国的8000万元订单。”

谈到与市内同行业其他中小企业的不同,夏彦认为:“更多企业是面向东锅背向市场,而我们则是背靠东锅面向市场。”仔细咀嚼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原来是指许多企业是为东锅公司配套,东锅就是他们的市场。而东方热电则是依靠东锅的技术,放眼全国乃至满世界去寻找市场。简单的向背之间,结果大不相同。

夏彦坦言,东方热电公司其实也是从做皮包公司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制作锅炉的简单钢构件和维护保养。正是因为“面向市场”,使这个“小兄弟”看得更远,他们先后取得了A级锅炉制造资质、锅炉一级安装改造维修资质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同时,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潜心锅炉研发。几年下来,东方热电公司先后取得“煤化工企业‘三废’燃烧处理”、“燃烧酒精废液锅炉”等6项专利技术。正是这些技术,在东方热电闯荡市场中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我们对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行了认真分析,‘大哥’们做30万千瓦、6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锅炉,我们就专攻5万千瓦以下的小锅炉。”夏彦说,通过市场细分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又因为是自贡的锅炉制造企业,他们很快借“大哥”们在江湖中的声望找到了客户。

几年前,东方热电从川润公司手中接到一笔泰国生物质订单的安装合同。顺利实施后,华西能源公司也把在泰国的安装合同给了他们。从中,东方热电看到了东南亚地区生物质锅炉的广阔市场。种植甘蔗用于制糖是泰国、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传统产业,对此,东方热电向他们推出了自己研发的5万千瓦以下小型蔗渣锅炉,用于把制糖后剩下的蔗渣燃烧发电。一经出手,立即引起市场巨大反响。“去年,我们板仓基地刚建成投产,就完成海外订单2000多万元。今年已接下了4台出口柬埔寨的蔗渣炉,海外订单将达6500万元。”夏彦说。

对于一个志在做大做强的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或许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营模式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东方热电也在积极探索。夏彦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对锅炉的节能环保改造、安装、维修都是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我们致力于将汽车‘4S’店理念引入锅炉行业,用技术服务和锅炉制造两条腿走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自备电厂中拥有小型锅炉达六七十万台之多,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看到这块市场蛋糕,东方热电将安装、维修服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占到全公司业务量的50%以上。“从2012年以来,我们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去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今年上半年已达到1.2亿元。”夏彦认为,通过“两条腿”走路和“走出去”战略,东方热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逆风飞扬,不断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