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贡规划和启动51个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
2014-08-01 12:31:57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川图网讯(记者 廖蓝蕾 摄影 周航宇)流火七月,行走在自贡的乡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幢幢舒适美观的川南民居别具一格,一处处新型产业基地快速崛起……自贡农村处处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景象——
7月30日,参加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推进现场会的各区县、市级相关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在市委副书记谭豹、市委常委杜彦坤、副市长杨征宇的带领下,深入到我市大安区何市镇蔡家村、沿滩区仙市镇百胜新村及马丘村和富顺县东湖镇参观新村民居建设和产业发展现场,现场感受和认识我市实施山地田园与现代文明融合、民富村美与全面小康衔接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场面。
打造美丽新村 今年规划和启动51个试点示范村建设
近年来,我市按照“四态(农业产业形态、农民居住形态、农村文化形态和自然生态)一体、共融发展”的建设理念,推进建设了一批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多功能农业示范基地,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田园风光的村落民居,仅在今年就规划和启动了51个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4个新农村综合体、13个新村聚居点和9个旧村庄改造提升项目。
这其中,与会人员当日参观的百胜新村、马丘村和东湖镇的万亩豆花主题休闲农业园区就极具代表性。前者映入参观人员眼帘的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村民聚居点,一幢幢二层川南民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庭前院后留有的小块土地未来或许是一片小果园、小菜地,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其规划和建设水平在全市领先;后者则将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在这里和谐共生。这些不一样的产村建设模式,各具特色的规划理念令与会人员有了许多新感受、新认识和新收获,不仅学到了先进经验也找到了工作差距。
事实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四川实践,对自贡来讲,就是要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以县为主体,建制村为单位,把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作为基本形式,着力打造“四态一体、共融发展”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据介绍,今年全省明确了1032个试点示范村,其中我市有50个。按照我市的规划部署,市级相关部门要直接联系2到3个试点村,搞好指导服务工作,要求既要在面上全面落实,又要在点上率先取得突破。
坚持规划先行 要有乡村味道防止千村一面
那么何为幸福美丽新村?新村建设的关键在哪里?城里的钢筋水泥就是现代化?在与会者看来,“农民房前屋后如果连一根草、一棵树也看不到,‘鸡犬之声’也听不到了,那我们就丧失掉了农村原本应有的农家情趣和文化特色,新村建设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地域特色,让农村在保持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个个颇具农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的新村惬意生长,这才是新村建设的目标。”
对规划的注重,对田园生活的呵护,对农民参与主体的尊重,要在新村建设进程中一脉相承。谭豹在现场会上特别提出,无论新村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要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要有乡村味道,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防止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在新村建设中,必须尊重自然、讲求规律,坚持好“五不原则”,即:不挖山、不填塘、不改渠、不毁林、不改变原有道路肌理,建筑风貌要与山水、林盘、田园相协调,注意保留特色村落原始风貌,让更多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现场会还明确了我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新指向,要求高度重视发展产业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要重视特色发展形成一村一品、突出绿色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新型业态,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并且要在推广“微田园”建设上下功夫,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小鱼池等庭园经济,使我市的新村建设既满足农民群众发展种养副业的需要,又彰显鸡犬之声相闻的田园生活情趣,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但又不孤立于农村。
此外,本次现场会还就近期农业农村工作和深化农村改革作了安排部署,要求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自贡特色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