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公共文化场馆推出错时延时服务
2014-08-23 17:15:00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川图网讯(记者 陈莉媛)近日,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出台了《关于公共文化场馆开展错时及延时服务的通知》,要求建立与群众生活习惯相适应的开放制度。
这一措施改变了以往“你上班,我上班”,“你休息,我休息”的公共文化场馆需求与服务时间的矛盾,找准服务“时间差”,让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时间跟着居民需求走,不再“朝九晚五”。
市民在市群众文化活动馆排练节目
公益团队免费
市民排练热情高涨
20日晚,70级知青群舞蹈合唱团正在南湖文化体育中心的群众文化活动馆舞蹈室进行排练,“10月份我们要举行演出,提前两个月就和场馆办进行了联系,预约场地。”70级知青群群主罗志权告诉记者,以前舞蹈合唱团的队员们要排练节目,只能到市区的一些空坝、广场去找地方,“天气又热,条件也不是很好。”现在,能免费在群众文化活动馆排练节目,大家排练的积极性都很高,“排练室免费提供给我们,还有风扇、水都是免费的。”
从7月1日起,由市文化馆负责的自贡文化展示馆、自贡群众文化活动馆就开展了错时延时服务,“群众文化活动馆包括了舞蹈排练室、文化沙龙室、非遗展览室、影视动漫室、音乐室等,常年活动的队伍有30支。”市文化馆场馆部主任黄羽告诉记者,开展错时延时服务,主要是将午休和晚饭后的休息时间提供出来,并延长了晚上的开放时间,“我们将原来下午2点30分开放提前到了中午1点40分,这样,下午的时间就可供两支队伍进行排练。”黄羽告诉记者,由于活动的队伍非常多,都需要向场馆部提前预约,“我们要先了解队伍的情况,主要是公益性的团队。”
当晚,70级知青群舞蹈合唱团的排练到晚上9点才结束,“考虑到节目排练紧张,我们晚上6点钟就来了,没想到工作人员等在这里为我们开门。”罗志权说,大家排练有点晚,工作人员也没有怨言。
错时延时服务
“上班族”感觉很贴心
开展公共文化场馆错时延时服务的重点场所有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殷嘉茂告诉记者,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文化惠民,充分发挥好文化阵地作用。
“我可以在这里看书,孩子可以在自修室自己学习。”市图书馆改造一新的期刊室,成为王女士和放暑假的儿子的消暑之地。
从今年2月起,市图书馆对一楼阅览室进行装修改造,将期刊室从4楼搬到了1楼,并新增了盲人阅览室、书吧、自修室、办证大厅,并在8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阅览室总面积达到了750平方米,室外新改造了停车场和阅报栏。“以前期刊室在四楼,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爬楼很不方便,现在搬到了1楼,大家不用上下楼梯,感觉环境也更宽敞了。”在期刊室,正在翻看报纸的魏大爷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市图书馆将装修工程与错时延时服务相结合,“根据读者的需求,我们延长了期刊室、自修室、网络部的服务时间,并且我们将根据实行一段时间的效果,如果市民有需求,所有部门都将延时服务。”市图书馆馆长洪勋介绍说。
“以前星期五下了班,想带孩子来这里看看书,查查资料,但图书馆已经关门了。”王女士说,现在图书馆延长了服务时间,从下午5点30分延长到晚上8点才结束,特别对于“上班族”下班后还能够享受到服务,很贴心。
延伸服务空间
突破“最后一公里”
“错时延时服务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着想,这是‘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向华全说。
除了加强各公共文化场馆建立与群众生活习惯相适应的开放制度外,市文广新局还要求,公共文化场馆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举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市区、县图书馆每年免费举办“公益讲座”不少于10次;市区、县文化馆每年免费举办各艺术门类培训班不少于10期;各区(县)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6次。
此外,还要求对公共文化场馆陈旧的桌椅、引导标识及音响等设施设备进行更换和补充,提供饮水设备,免费为群众提供办证、存包等辅助性服务。
“对错时延时服务工作要求统筹安排,做到‘定人、定岗、定位、定时’。开放时间表和开展文化活动安排要在醒目位置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殷嘉茂说,市文广新局将采取明查暗访、重点督办等方式对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年底进行专项工作总结,对开展得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公共文化场馆
错时延时开放时间
市图书馆期刊室、自修室、网络部每周五、周六错时延时开放,时间为9:30-20:00。
自贡文化展示馆错时延时后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20:30。
自贡群众文化活动馆错时延时后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3:40—17:00;晚上18:30—21:00。每周五下午进行线路及活动设备的清查和维护,闭馆。
街道文化中心每周六、周日错时延时开放时间为:9:3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