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生活百态 > 以创新“内力”托起经济升级版——上半年自贡新型工业化发展述评

以创新“内力”托起经济升级版——上半年自贡新型工业化发展述评

川图网讯(记者 赵 凯)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8.12亿元,增长8.7%;实现销售产值783.67亿元,增长9.4%。工业经济虽然稳步增长,增速却创下近15年来的新低。但透过数字看实质,自贡的产业结构正得到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为11.9:59.8:28.3,二三产业主导作用更加凸显,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4.5%。如今,自贡以新产品投入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释放“红利”,工业经济“内力”倍增。

回顾近年,2013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12.5%;2012年,这一数据为17.3%;2011年为23.5%。追溯到“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交出年均增长33.2%的漂亮成绩单。今年首次年度“期中考试”成绩下探到个位,因为打破了既有的习惯和节奏,难免会让人有些不适应。

若把区域经济发展比作一场球赛,主力球员的发挥往往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对于正在减速换挡、转型升级中砥砺奋进的自贡经济而言,工业依旧是“主力队员”。依靠要素驱动的日子已远去,工业只有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才能不为“庞大身躯”所累。事实上,在转型升级中,自贡企业也不乏精彩。锅炉业首先看到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东锅、川润、华西能源等锅炉生产企业一直在试图改变。伴随着这种改变,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从机械装备产业中异军突起。新材料产业中天胜科技新材料公司这个“巨无霸”已建成投产,年产1万吨含氟聚酰亚胺项目逐渐变成现实,聚苯腈硫醚、芳纶Ⅲ等高分子新材料层出不穷。盐和盐化工陷入产能过剩的低迷之中,但驰宇盐化向盐的精深加工发展,成为全省首家申报生产饲料剂氯化纳的企业,并以液体盐、低纳盐等品种盐参与市场竞争,成为行业中的一大亮点。

分析自贡工业,我们不难发现,其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不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而是由产业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下引发的相关问题。

自贡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无疑是方向。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打造自贡工业升级版的思想概括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发展版。自贡工业经济升级版是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知识型劳动和较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是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的内生增长型的经济发展。

技术革命始终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因此,主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挑战,自贡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尤其应当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开创科技含量高、管理机制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亮点一:自硬公司另辟蹊径 寻找经济增长点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家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作为一家年过半百的老企业如何应对?自硬公司另辟蹊径,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新的拳头产业,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了逆势增长。上半年,该公司的精密零件、合金型材、整体刀具、钼丝、三七钨粉、偏钨酸铵等重点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

“我们自2009年就开始投入研发热喷涂技术,并在板仓工业园建设了热喷涂基地。如今,这个项目已逐渐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自硬公司副总经理倪莹驰告诉记者。

热喷涂原来是将硬质合金粉末喷涂到设备之上,以此提升设备的耐磨、耐腐、耐热、抗氧化性能。自硬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引入国际一流的热喷涂设备和技术,通过将硬质合金粉末喷涂到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上,能有效延长设备运行寿命。不仅能实现对使用产品的品质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节约材料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项技术引起了市委书记雷洪金的关注,他希望自硬公司能把热喷涂技术与我市的泵阀产业相结合,既扩大自硬公司的市场,又提升自贡企业产品的性能。

为此,在市经信委组织下,我市在市委小会议厅召开的热喷涂新技术推介会如期举行。会上,市委常委王猛向34户泵阀企业负责人推介了由自硬公司研发的热喷涂技术。“泵阀产业是自贡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制造技术不断进步,自贡的泵阀产业何去何从?”市经信委副主任陈明说,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推介会,帮助企业开阔创新驱动思路;通过新材料企业与泵阀制造企业合作,实现泵阀产业在核心部件上的突破。

赛尔阀门制造公司总经理姚伟认为,热喷涂新技术让他看到了阀门产品实现革新的希望,表示将与自硬公司开展合作,运作新材料和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前往参观的泵阀企业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希望与自硬公司合作。

王猛说,这是市委、市政府首次搭台,帮助企业推广技术和产品,也是落实我市《加强服务稳定工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帮助本地优势企业开拓市场,促进企业使用本地先进技术的一次尝试,今后将为更多的自贡企业提供产品、技术推介,促进本地企业抱团发展。

亮点二:汇维仕升级产品 十年首次实现累积赢利

2004年9月投产的四川汇维仕公司,从投产之日起就陷入亏损的泥潭。中国化纤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产能过剩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曾导致化纤行业在2004年进入低迷期。直到现在,常规化纤产品仍因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据汇维仕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到2007年时,汇维仕亏损高达1.7亿元,企业的资本金已接近遗失殆尽。

从2009年开始,四川汇维仕公司进行战略方向调整,主动压缩常规化纤产品,提升差别化纤维比例。依靠韩国汇维仕总公司的技术,公司自2010年开始,每年投资3000万至4000万元,果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出的低熔点纤维等高级差别化纤维产品,因具有优秀的热粘合性能、稳定的可加工性、良好的弹性和环保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内饰、纸尿裤、卫生巾等下游产品中。

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使四川汇维仕公司一下子从竞争激烈的常规化纤市场中摆脱出来。目前,公司常规化纤产品与差别化纤维产品的占比,已从2009年前的五五开调整到了2:8,今后两年内,差别化纤维产品将达到100%。

伴随产品结构的调整,四川汇维仕于2009年开始逐步实现赢利,即便是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近两年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也没能挡住他们赢利的步伐。2013年,四川汇维仕实现利润4300万元,今年上半年盈利达2800万元以上。公司总经理金营中告诉记者:“上半年,我们已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预计全年将达16亿元。全年利润将达5000万元以上。这使我们在7月底终于填平了过去的亏损,实现了公司投产10年来的首次累积赢利。”

亮点三:驰宇盐化用创新 为传统产业注入活力

6月的一天,市委书记雷洪金来到荣县来牟镇的驰宇盐化公司。他直接进入生产车间,边看边询问企业负责人:“今年的市场行情如何?”“受盐化工行业不景气影响,工业盐销售下降,但我们的高品质盐增幅较大,全年可望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左右。”该公司负责人还向雷洪金介绍,面对当前工业盐销售的压力,他们从盐的精深加工方面发展,成为全省首家申报生产饲料剂氯化纳的企业,并以液体盐、低纳盐等品种盐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雷洪金对驰宇盐化公司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创新实践大加赞赏,并希望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科学定位产品,取得更好的市场成绩。

来牟镇被称为自贡的西大门,与乐山市接壤。2005年,这里组建成立了驰宇盐化公司,点燃了镇里工业的星星之火。制盐是千年盐都最为古老的传统产业,荣县的制盐史可追溯到遥远的汉朝。传承历史,革故鼎新,驰宇盐化一路走来年产量达到30万吨,且90%为食用盐,其中更有30%为低纳盐等高端品种盐。2012年,驰宇盐化启动60万吨高效真空制盐技术改造项目。指着新建成的厂房和制盐装置,该公司董事长邹美富说:“盐乃百味之祖,我们还将立足于盐的基础上进行附属产品开发,完成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他告诉记者,企业员工中90%以上为周边村民,人平均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近三年内每年还可新提供就业岗位300个。

在技改项目完成后,驰宇盐化新开发了软水盐、低钠盐等一批新产品扩大生产,同时多方寻求销售合作伙伴拓展市场,实行双管齐下保生产总量和销售总量。今年以来,驰宇盐化公司围绕盐产品研发做文章,研发的新产品就有10多个,硬是用创新为制盐这个传统产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亮点四:大西洋调结构 实现利润大幅增长

上半年大西洋焊接材料公司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61%的情况,实现利润总额451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84%。对此结果,公司董事长李欣雨认为:“一方面是我们努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端焊材、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进入焊接装备和焊接工程应用等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公司快速做强做大,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盈利水平。”

据李欣雨介绍,大西洋公司自2009年开始,就在进行结构调整。几年下来,有所收获,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今年利润增幅还在继续扩大。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在总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加大高端特种焊材占比,使毛利率出现大幅增长。从2011年到2013年,大西洋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经费三四千万元,积极研发高端特种焊材品种,在2013年就获得发明专利10个以上,超过之前60年企业取得发明专利的总和。

大西洋公司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核电站核岛主设备用关键焊接材料国产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焊接协会鉴定,部分产品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同类进口产品的水平,并开始在常规岛应用领域供货。“2.5万吨核电及军工焊接材料生产项目”被列入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随着研发产品的陆续投产,大西洋公司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打破国外焊材供应商在我国核电焊材高端应用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大西洋公司生产的军工焊材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质量已经超过国外品牌,拥有技术优势。

除了对自身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外,大西洋公司还与天津澳利矿产公司签约,合资组建自贡大西洋澳利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向焊接材料上游进军。同时,公司还立足于焊接材料向下游特殊焊接服务领域拓展,以实现从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到焊接工艺的整个特殊焊接工程总承包。从2011年开始,大西洋公司新成立6户制造性企业,均实现投产当年盈利。从“焊材专家”向“全球著名焊接专家”迈进,大西洋公司突破焊材市场空间狭窄的瓶颈,为未来的战略布局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亮点五: “经济引擎”再加速 服务企业添动力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高新区管委会打出“组合拳”,以资金支持、资产办理、要素保障、市场拓展、服务监测等5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上半年,高新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20.3%;工业增加值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5.7%,仍是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为加强企业服务,发挥政府桥梁作用,高新区管委会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6名管委会领导联系9户企业,36名中层干部联系69户企业,6名项目官员点对点服务41户企业,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证,便于企业用于抵押贷款。据了解,近1个多月来,高新区管委会收集整理企业反映的问题189条,归纳出8大类具有共性的问题,目前正在逐条加以协调解决。

“我们遇到水压、电压不足,影响项目施工的问题。”华融工业园项目董事长宋金苗说:“负责联系我们的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叶茂恒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与供水、供电部门联系。在管委会协调下,我们已与自贡供电公司签订了安装供电专线协议,本月即将进场施工。在供水方面,也与市水务集团制定了解决方案。”

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是当前企业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新区管委会主动协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东方热电配套公司总经理夏彦说,他们的公司自2012年在板仓工业园建成投产以来,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在高速发展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流动资金和技术人才欠缺。“今年以来,我们已签下订单1亿多元,因为流动资金不足还极不情愿地放弃了8000多万元的出口订单。”夏彦说,高新区管委会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特事特办,派专人帮助企业梳理搜集融资所需资料,并在1个月内完成了企业厂房的产权办理,便于企业到银行抵押贷款。 “目前,我们已获得农业银行授信5000万元。高新区管委会还为我们组织了专场招聘会,以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看着一项项难题迎刃而解,我们已将主要精力投入转型升级中,力图把握机遇,实现更大发展。”夏彦说。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