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生活百态 > 老金子凼堰闸挖出一石碑 填补盐运历史物证空白

老金子凼堰闸挖出一石碑 填补盐运历史物证空白

川图网讯(记者 陈莉媛 摄影 叶卫东)位于釜溪河城区段末端的金子凼地区,有着历史悠久的盐运船闸,而在大安区和平乡的老金子凼堰闸,古老的码头、工人运盐的坡道依稀可见当年盐船竞发的盛景,近日,一块记载有老金子凼堰闸修建历史的石碑被当地的建筑工人发现,碑文保存较为完整,碑上字迹清晰,其中记载有自贡盐道历史,石碑的发现也填补了我市盐运历史物证的空白。发 现修建水电站挖出石碑“之前下大雨,旁边的土房被大雨冲垮了,后来我们挖建石梯的时候,发现土堆里面埋着一块碑。”在老金子凼堰闸,工人们正在修建一座水电站,第一时间发现石碑的朱师傅告诉记者,当时工人们看到石碑上刻了字,觉得石碑“应该不一般”,“我们四个人把石碑抬到了旁边的空地处。”随后,负责管理堰闸的自贡水务局釜溪河堰闸管理处将发现石碑的消息告诉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8月29日下午,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宋青山带着几名专家赶到发现现场。记者看到,躺在空地上的石碑除了碑角有一些破损外,其余都保存完好,碑体上的字清晰可见,“堰闸哪一年修建,为何修建,由哪个部门修建,都记载得非常清楚。”宋青山说,这对进一步研究自贡水路盐运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石碑的发现,也填补了我市盐运历史物证的空白。历 史建金子凼堰闸确保运输任务地上盐凼凼,水中金子凼。旧时的盐都自贡不仅以“富甲全川”著称,而且极富传奇色彩,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传说中的金子凼是王爷庙金盐锅的边沿。自贡水务局釜溪河堰闸管理处副处长邓兴蓉告诉记者,抗日战争开始后,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自贡盐场奉命增产,由年产350万担提高到650万担,以解决军需民食。“但自贡盐场增产后,釜溪河航道无法满足运输的需要。为此,川康盐务管理局于1938年决定首先在釜溪河建金子凼堰(船)闸,提高水位,渠化河道,以达到全年通航,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1942年金子凼堰闸全部建成,釜溪河航道彻底改善,橹船每次往返航期,由30多天缩短为10天左右,全年通航吨位达25万吨,满足了当时运盐、煤的需要。因新船闸建成,航期缩短,船多盐少的矛盾亦随之出现。为了降低运费,1943年川康盐务管理局裁减多余的运盐船,歪脑壳船减为1055只。“我们小时候经常到这个地方来耍。”62岁的村民邹吉才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石碑就立在码头旁边,后来就不知去向了。研 究将展示在盐运史陈列馆据了解,当时同金子凼堰闸一同修建的还有沿滩堰闸、邓关堰闸,1943年建成通航。这三座堰闸,史称皆仿巴拿马船闸而建,其主体为拦蓄河水、提高水位的拦河堰坝与锁式船闸相结合为一体的水利建筑。建成后大大提升了釜溪河的通航能力,使自贡水路盐运通道直达沱江,更为通畅。“下一步,我们将派人将石碑运回博物馆进一步地研究。”宋青山告诉记者,明年,盐业历史博物馆将修建盐运史陈列馆,石碑也将成为盐运史陈列馆内的“宝贝”。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