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城市发展报告
2014-09-01 14:00:39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素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称的自贡,1939年因盐设市,是全省最早的省辖市之一。自贡地处川南中心,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自贡市辖四区两县,拥有川南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13年,全市牢牢把握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的着力点,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DP)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
报告城市:自贡
报告指标:GDP、城镇化率、民生投入
报告对象:全体读者城市定位
成渝经济区西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1小时高速直达泸州、内江、宜宾、乐山,2小时高速可抵成渝及空港;内昆铁路、绵遂资内自宜城际铁路、乐自泸铁路途经;大件路通往宜宾、泸州港,自贡居于川南几何中心。
川南高速以自贡为中心呈放射状发散,成为成都出川到云南、贵州甚至是北部湾经济区距离最短的必经之路;还毗邻成都、重庆、宜宾、泸州4座机场;内昆铁路、绵遂资内自宜城际铁路、乐自泸铁路穿越自贡;大件路通往宜宾、泸州港,“六纵四横”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东西顺畅、南北贯通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自贡市辖四区两县,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是中国盐业发祥地之一。自贡拥有川南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今年是自贡经济跨越千亿台阶的一年,也是持续推进“五个自贡”建设、加快构建成渝经济区西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
城区规划
“一绿心、两片区、三组团”
规划构建“一主、两副、十字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为产城一体化的中心城区;“两副”为荣县县城和富顺县城两个中心;“十字轴”为东西城镇发展轴和南北城镇发展轴。市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港建设,形成市域半小时、川南1小时、成渝2小时经济圈的快速通道,建成成渝经济区东南部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一绿心、两片区、三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绿心”将建设百万人口城市的“城市复合功能绿心”;“两片区”分别是自井—汇东片区、东部新城片区;“三组团”分别是贡井—舒坪组团、大山铺组团、沿滩组团。
未来发展
稳健推进“五个自贡”
从2012年开始到2016年,自贡市政府围绕建设“产业自贡、生态自贡、文化自贡、创新自贡、幸福自贡”等五个方向,打造“五个自贡”和“一枢纽两新城三基地”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经济社会“三跨越两提升”。把自贡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的产业自贡、优美怡人的生态自贡、特色鲜明的文化自贡、富有活力的创新自贡、繁荣和谐的幸福自贡,加速推动自贡建设区域性特色型中心城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西南部的宜业之地、宜居之所、宜品之城。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
2013年到2014年,作为“五个自贡”推进十分关键的中间阶段,两年间,自贡出台《2014年生态自贡建设方案》、打造高新产业园区,签订彩灯文化产业园合作意向协议,正在向“五个自贡”稳步迈进。
县域经济
下放权力 找准着力点
今年5月,自贡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雷洪金表示,自贡在做强市域经济的同时,还须注重“以市带县”,下放权力“干货”到区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转换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赢得改革红利、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
到2020年,力争所有区县非农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率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在全省同类区县中排名稳中有升,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另外,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本质,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因地制宜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而“强化产业支撑、改善设施条件、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改革开放”,就是发展自贡县域经济的四个着力点。
数据说话
GDP破千亿工业是功臣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1.60亿元,按可比价计,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4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98.6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7亿元,增长11.5%。
其中,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46.17亿元,增长1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其中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 万元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6.50亿元,增长1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为540户,实现出口交货值44.75亿元,下降2.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7.51亿元,增长16.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9.45亿元,下降7.6%,实现利税141.22亿元,下降0.2%。
井盐开采作为自贡老牌产业,据数据统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行业看,采盐业增长8.0%,仍然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8.9%。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 周洁
消费品市场平衡增长
此外,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4亿元、增长14,2%。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9.29亿元,增长14.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95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9.33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零售额289.57亿元,增长14.6%;住宿业零售额1.91 亿元,增长 10.6%;餐饮业零售额49.44亿元,增长10.9%。(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