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生活百态 > 旧城新貌 老城区搭上旧城改造“第二春”

旧城新貌 老城区搭上旧城改造“第二春”

川图网讯(记者 陈莉媛 摄影 叶卫东)为改善民生和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正在全国各地火速推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3年至2017年,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基础设施落后、城区形态老旧、治安情况复杂……这是自流井区棚户区的真实写照,光大街、郭家坳、凤凰坝、毛家坝、西山路、骑坳井,一说到这些地区,自贡人将其与棚户区相联系起来。去年以来,随着自流井老街、西山路、东兴寺几大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进行,今年,光凤片区等地块的改造又拉开大幕……新一轮的棚户区改造,自流井区共初步规划了15个地块进行棚户区改造,总面积133万多平方米,涉及1.64万户居民。

造福一方 推进“头号民生工程”

棚户区改造,无疑成为了自流井区的“头号民生工程”。

自流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而且确定了区委常委联系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工作制度,每一个棚户区改造地块都有对应的区委常委牵头负责改造相关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政策落实,“研究问题的会议也非常密集,每周至少有一次。”区棚改办主任贾小龙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流井区棚户区内大部分房屋房龄超过了50年,不少解放前修建的木柱或砖木结构的房屋至今仍在使用,受灾害频发、地基下沉、风化腐朽、白蚁蛀蚀、电气线路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房屋垮塌和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至2012年自流井区发生火灾45起,90%集中在棚户区; 2012年至今棚户区内房屋发生垮塌事件36起,涉及113间、6000余平方米。由于发现及时、监测到位、转移安置迅速,上述火灾和垮塌事件并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却凸显出棚户区改造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自流井区区委书记龙腾鑫指出,棚户区改造是一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任务;是一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民生工程;是一项“发展城市,提升形象”的百年大计;是一项“锻炼干部,展示能力”的赛场考验。对这项工作,国家重视,省市支持,群众期朌,企业积极,一定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坚定信心,聚力联动,全力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改善民生 打破老城区十年不变的僵局

既是自贡城市中心同时又是老城区的自流井区,棚户区成为了该区发展的短板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阻碍。15个棚户区地块的相继改造,打破了老城区十年都没有“大动作”的僵局。

光凤片区是自流井区面积最大、涉及居民最多的棚户区,也是自贡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的关键区域。自流井区为加快该片区改造步伐,就改造涉及的房屋征收工作开展了连续多次的专项摸底调查。2014年6月,启动了房屋模拟征收工作。据统计结果表明,居民期盼棚户区改造愿望强烈,95%以上的居民同意采取模拟征收方式实施改造。按照改造工作安排,在9月8日将进入模拟征收签约阶段。按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光凤片区安置房总占地面积约207亩,地块内规划建设4条道路连接东西南北城市干道,交通出行十分方便。另外,地块内还将规划建设幼儿园、农贸市场,配建凤凰坝公园。

光凤片区仅只是自流井区棚改工作其中的一个地块。自流井区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推动城镇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居家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有机更新”核心理念和“改造一片旧区、复兴一片街区、造福一片百姓”的取向,统一规划、市区联动,分类、分级、分片、分步推进棚户区改造。

今年,该区拟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拆迁房屋8600户、搬迁企业351户。目前,自流井老街、西山路片区、东兴寺片区3个地块已进入房屋征收阶段,光凤片区进入模拟征收阶段,顺龙坝地块、粮机厂地块进入建设阶段,其余4个地块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上半年,老街改造项目总计818户,被征收户已完成签约693户;西山路片区总计44户,被征收户已完成签约43户;东兴寺片区总计1400户,被征收户已完成签约1198户。

规划蓝图 拆的是旧房暧的是民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自流井区棚户区改造在2013年、2014年启动, 2017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 2020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

近日,居民廖公公又来到东兴寺片区综合改造工程征收办公室,了解改造进度。“我是最早签约的几个,每周都要回来看看项目进度。”廖公公说,不仅自己主动签约,还成功做通了十来家拆迁户的工作。

棚户区改造拆的是旧房,暧的是民心。

“我们一直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棚户区改造的本质要求。”贾小龙介绍,在房屋征收、方案方面都最大化的为居民考虑,安置房建设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光凤片区的安置房建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超过了商品房。”贾小龙说,安置房有空中花园、公共绿地,周边布局有幼儿园、农贸市场和道路体系,努力建成让老百姓放心、满意、居住舒适的环境,让老百姓从“忧居”到“优居”。

同时,自流井区将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公租房建设比例,把符合条件的棚户区居民优先纳入保障范围;采取“转移一批、安置一批、改造一片”的思路。

破解难题 居民自治改造

“我们遇到最大的难题还是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房屋征收阶段会遇到部分老百姓的不理解和不合作。”贾小龙说。

而这在全国棚户区改造中都面临的一大难题。

棚改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改善民生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方面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棚户区改造让居民实现安居梦的愿望变得更加真实和接近,但由于涉及相关优惠政策和补助,让部分居民以为看到了棚改中的“香饽饽”。

“比如西山路片区的征收是为了改造修建公路,但即便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仍有居民漫天要价。”贾小龙说,少数居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不合理要求,且听不进任何人的政策解释。“房屋征收的安置补偿方案是按照国务院590号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并结合自贡市的实际制定的,同时对低保户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棚户区改造将充分尊重民愿,尊重合情合理的诉求,但是少数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侵占的其他群众的利益、是本应属于全社会共享的公共利益,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可能更改政策来迁就。”

此次自流井区的棚户区改造面积就约占全市棚户区改造面积的40%,自流井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此次棚户区改造历史机遇,把这件涉及万千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做实、难事办成。”龙腾鑫指出。

为化解难题,自流井区正在探索实施模拟征收、自治改造等行之有效的改造方式,实现由过去主要依靠政府为主的征收模式向主要依靠群众为主的自改模式转变,研究制定了《自流井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自流井区棚户区改造模拟征收实施办法》和《自流井区棚户区改造自治改造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指导职能,发动群众参与,让群众说了算,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棚户区改造的主体。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