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汇聚共话川盐古道研究新成果 为申报“国保”提供理论支撑
2014-10-27 13:25:34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川图网讯(记者 陈莉媛 摄影 叶卫东)为及时地、抢修性地研究和保护川盐古道中的文化遗产,25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为川盐古道整体捆绑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科学、坚实的理论支撑并吸取合理的建议。市领导向华全、李晚玲、石岷嘉、钟莉出席会议。
围绕川盐古道线路等议题开展讨论
此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国内顶尖盐业史专家学者,以及神农架林区、铜仁、毕节、遵义等地方文管部门负责人共计116人参加。
会上,部分专家学者发表了《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构想》、《中国盐业考古的开拓与探索》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川盐入滇古道研究》等主题报告。与会代表以川盐古道线路,川盐运销与流域开发,川盐古道与区域社会变迁等议题开展了研究讨论。
“我们对川盐入滇的历史思考,将不仅仅停留在扩大了川盐的运销市场,缓解了云南边远地区人们的食盐短缺问题等方面,更应把它看作促成南方丝绸之路长期繁荣的重要因素。这不但赋予了川盐入滇古道更宏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在如今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战略中,必将引起更多关注。”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副教授赵小平说。
集中研究川盐古道
此次学术会共收到参会论文55篇,论文内容涉及川盐古道线路、川盐运销与流域开发、川盐古道与集镇商业等几十个方面课题。
“提交研讨会的成果汇聚了近年来川盐古道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目前学界对川盐古道的认知情况。”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作大会总结时认为,提交文章大致分为区域盐业考古回顾与反思、展望,盐业生产与管理,95%以上的文章集中研究川盐古道和盐业古道,它包括有关盐道碑文、研究川盐水路与陆路、某条川盐古道的起止线路、盐运古道的开发和保护等。曾凡英表示,一些专家在考察了自贡盐运古道后,认为井盐遗址与盐运古道同样重要,属于盐文化体系中重要一环,提出“盐井申遗、考古先行”的观点。
据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宋青山介绍,为总结规整对川盐古道研究的新成果,该馆将出版《论文集》和大型川盐古道图录《寻访川盐古道》,并为下一步筹建盐运史陈列馆做准备。
25日晚,与会人员还考察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并在馆内欣赏了川剧、戏曲表演。26日,专家学者还参观考察了燊海井、艾叶古镇、平桥堰闸、陈家祠堂、中桥堰闸、张家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