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宣传解释工作做到“家” ——大湾井社区棚改攻坚二三事
2014-12-09 08:56:25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攻坚小组”成员向居民宣传政策
川图网讯(记者 罗乐)在一片低矮的瓦房环绕下,大湾井社区办公室显得特别高大。社区主任雷润群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月。她与18个社区干部、60个住户代表、5名入户监督员、26个志愿者共同组成了棚改“攻坚小组”。或许在旁人看来,模拟征收进度缓慢,但只有走进他们的工作,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不易。
12月3日上午,风冷雨冷。“刘某在不在?”“到武汉出差去了,要过几天才回来。”在14组居民刘某家里,雷润群叹了口气,叮嘱家属:“催他早点回来,签约截止时间要到了。”雷润群快步下楼,几个年长的住户悄悄告诉她,刘某是对附属物赔偿有异议而故意不露面的。“有意见可以提,躲起来不是办法,赔偿这笔账大家坐拢才算得清楚。”雷润群请邻居传话给刘某。
转过两条巷道,志愿者宣传骨干卢玉兰敲开美发师何大姐的店门:“还在做生意啊?考虑得怎样了?”何大姐撇下客人,两步跨出门:“我还是那个意思,只要赔偿我店面,我就签字,不行就免谈。”“先丈量了再说嘛。况且你这个‘店面’本来就是用住房改的,不是商用房。”雷润群还想多说两句,但何大姐态度坚决:“我靠手艺吃饭,如果不赔店面,量来干啥子?”雷润群向记者摇摇头:“她本来是从农村出来买的房子,户口又不在本地,‘账’就更难算了。还要想点办法,不能硬来。”
虽然说服何大姐的工作受挫,但是小组成员并未气馁,接着到下一户人家做工作。路上有居民向雷润群问道:“听说‘红线’以外的很多居民都眼红,希望政府把他们的房子也一起改造了,咋我们社区还有人不支持呢?”
“这户高大爷,情况更特殊、也更困难。上世纪60年代光大街修马路的时候,把他10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拆了。”雷润群告诉记者,50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高大爷家一直没得到赔偿,现在高大爷住的房子还是公房。雷润群介绍说,跟高大爷情况相似的还有好几户。
拆迁工作必须与各种阶层、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其中的种种困难也可想而知。“模拟签约征收即将进入最后阶段,虽然还有一些住户没有被说服,但我们依然不会放弃,还会继续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听取剩余被征收户的合理诉求,积极帮助他们协调解决问题,然而对超出政策法规范围的不合理的赔偿要求,我们绝不答应。”雷群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