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互殴,真相花落谁家?
2014-06-15 17:59:44
编辑:川图网 www.wepics.cn
近日,网曝浙江丽水市云和县领导酒后互殴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浙江丽水市纪委5日向记者回应称,经调查后决定给予主要当事人云和县副县长何洪港党内警告处分。(京华时报6月6日)
帖子称:“2014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县委书记张建明带领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建伟、云和县副县长何洪港、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林华勋等领导与众多美女在酒桌上大吃大喝、花天酒地。张书记喝得很高兴要敬何县长酒,何县长杯中酒没喝完,陈常委大怒说何县长不尊重张书记为此两人大吵大闹大打出手,何县长打了林副局长一耳光,林副局长大怒当场要拿刀杀死何县长。”此事件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两位官员互施拳脚,确实有辱斯文。按照云和县有关部门的解释,官员们聚在一起吃饭是私人宴请,“酒水是由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建伟自带的,费用是县委张书记自己掏腰包的”。既然是私事,为何涉事官员不自己站出来回应舆论,而要宣传部门来解释?官方机构代为回应官员个人私事,如何让公众信服?
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政府公信力高,开展工作自然就能一呼百应;政府公信力低,政策落实起来往往无人响应。如果说公权是“鱼”,那么公信就是“水”。公权的“鱼”,离不开公信的“水”。各级各部门当“以为民赢公信、以公正建公信、以高效树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洁保公信”,切实让老百姓在合理合法诉求中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担当、效率和作为。
回归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谎言无处不在、欺骗大行其道的时代,基本的社会契约精神被粗暴践踏,加重了社会运营成本,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真话成为稀缺的奢侈品,私欲膨胀,伦理道德沦丧,信仰迷失,潜规则盛行。而政府在这个病态社会中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统计数据造假,假大空,欺上瞒下,歪曲事实,官僚作风,形式主义,权力寻租,贪污腐败,潜规则取代法律权威。政府自身活生生地摧毁了整个社会信用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律的权威和公权力。
言必行,行必果。政府应该要及时澄清谣言,让谣言止于事实真相。民众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社会方方面面的传言,都期待通过政府的权威发布来澄清事实真相。重塑政府公信力必须跳出“塔西佗陷阱”,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公权力透明度,接受人民的监督,放权于社会,重获信任与合法性。(文/冯程程)
帖子称:“2014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县委书记张建明带领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建伟、云和县副县长何洪港、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林华勋等领导与众多美女在酒桌上大吃大喝、花天酒地。张书记喝得很高兴要敬何县长酒,何县长杯中酒没喝完,陈常委大怒说何县长不尊重张书记为此两人大吵大闹大打出手,何县长打了林副局长一耳光,林副局长大怒当场要拿刀杀死何县长。”此事件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两位官员互施拳脚,确实有辱斯文。按照云和县有关部门的解释,官员们聚在一起吃饭是私人宴请,“酒水是由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建伟自带的,费用是县委张书记自己掏腰包的”。既然是私事,为何涉事官员不自己站出来回应舆论,而要宣传部门来解释?官方机构代为回应官员个人私事,如何让公众信服?
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政府公信力高,开展工作自然就能一呼百应;政府公信力低,政策落实起来往往无人响应。如果说公权是“鱼”,那么公信就是“水”。公权的“鱼”,离不开公信的“水”。各级各部门当“以为民赢公信、以公正建公信、以高效树公信、以公开促公信、以廉洁保公信”,切实让老百姓在合理合法诉求中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担当、效率和作为。
回归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谎言无处不在、欺骗大行其道的时代,基本的社会契约精神被粗暴践踏,加重了社会运营成本,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真话成为稀缺的奢侈品,私欲膨胀,伦理道德沦丧,信仰迷失,潜规则盛行。而政府在这个病态社会中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统计数据造假,假大空,欺上瞒下,歪曲事实,官僚作风,形式主义,权力寻租,贪污腐败,潜规则取代法律权威。政府自身活生生地摧毁了整个社会信用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律的权威和公权力。
言必行,行必果。政府应该要及时澄清谣言,让谣言止于事实真相。民众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社会方方面面的传言,都期待通过政府的权威发布来澄清事实真相。重塑政府公信力必须跳出“塔西佗陷阱”,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公权力透明度,接受人民的监督,放权于社会,重获信任与合法性。(文/冯程程)
责任编辑:T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