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图网 首页 > 川图评论 > 上海福禧“过期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上海福禧“过期肉”事件引发的思考

近日,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禧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5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刑拘,22家餐饮企业被约谈。各省市纷纷对相关餐饮企业进行排查。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上海福禧“过期肉”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认为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一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经济作物、水产品等的质量受到影响;二是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的目的,在知情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比如,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药物残留;鸡鸭等禽类“速成班”严重违背了养殖规律,造成安全隐患。三是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由乱到治的过程,最重要也是责无旁贷的力量来自于政府监管。从保障经济秩序和民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政府对于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诱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办法。

针对前文提述的第一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监管重心主要在于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环境要求,通过市场手段鼓励兼并重组和产生升级,加强对生产源头的监督,在注重保持中小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基础上实施适当的行业准入等。总的来说,就是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方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对于为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改变食品质量造成第二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问题,应尽量明确食物中允许投放的添加剂含量,对于暂时无法判断化学特性及对人体危害程度的非食用物质,设定最大允许的残留标准;

对于检测监督力量不足导致的第三类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保证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其次不断检讨检测项目的完备性并把结果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第三加强食品检测的频率,建立向重点经营单位派驻检测员制度并实施交叉轮岗,这些相对成熟的机制在美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是可行有效的。

我们认为只有广泛激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权,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切实维护受害消费者的权利,食品安全问题才不会在朗朗青天之下遁于无形,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试法。

责任编辑:TNTW